随着“互聯網”技術深度介入到教育進程之中,高校課程與教學模式正在經曆一場數字化、網絡化、全球化的曆史性變革。在“互聯網+高等教育”背景下,探讨如何建設品牌與特色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推進課程模式改革,伟德国际1946官网一直在思考和踐行。5月8日下午,教師發展與教學評估中心、伟德国际1946官网聯合舉辦“雨課堂智慧教學培訓會”,邀請專業培訓師李迪為全校六十多名教師進行實操培訓。
“雨課堂”采用現代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将教學工具巧妙融入PowerPoint與微信全景式采集數據,驅動教學探微。李迪老師現場講授和演示了“雨課堂”智慧教學的操作方法,一系列走進青年、貼近時代的現代智能化教學方法讓現場老師頻頻稱贊。
與傳統課堂教學不同的是,“雨課堂”可随時随地将豐富的教學資源推送到學生微信;一鍵發送融入PPT的習題,可限時可續時,随時講随時測;彈幕、投稿、課堂紅包、随機點名,大班教學也能人人都發言;主客觀題、投票題,附件作答、拍照上傳、語音回複,滿足不同作業需求;提供全周期的教學數據分析,課前-課堂-課後,每一步,都看得見。可以說,“雨課堂”賦予了課前、課上、課後每一個環節全新的體驗,最大限度地釋放了教與學的能量。
在當今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課堂也逐漸走向互聯網,一個好的老師,需要學會緊跟時代的潮流,學會用心學習,再把學生最需要的東西,以最被接受的方式交給學生。因此,除了“請進來”,還要“走出去”。前不久,學院選派院長助理馮曉梅老師參加了在杭州舉辦的“雨課堂智慧教學研修班”。結業歸來後,學院邀請馮老師将她的《材料物理性能》打造成面向全院教師的“雨課堂”示範公開課,吸引了20多位老師現場觀摩。馮老師精心設計了課堂教學的内容和過程,進一步在現實課堂中演示了“雨課堂”的教學效果,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意識,更讓觀摩老師堅定了把“雨課堂”納入教學體系的決心和信心。
近年來,材料學院高度注重“互聯網+高等教育”背景下教師教學方式的與時俱進,通過邀請校外專業團隊為教師授課、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等方式進行MOOC、微課、翻轉課堂等專題培訓,提升了教師隊伍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在一系列舉措下,學院本科教學碩果累累。
2017年,材料學院報送的微課作品在江蘇省高等學校微課教學比賽中喜獲佳績,常樹全老師《核科學技術應用:放射性碳-14鑒年》、陳飛達老師《同位素原理與應用:放射性同位素溫差核電池》榮獲江蘇省一等獎,占小紅老師《現代航空制造中的材料科學:飛機整體壁闆的新型激光焊接技術》、郭訓忠老師《金屬材料成形加工:金屬闆材增量漸進成形》、徐強老師《電離輻射探測學:無機閃爍體工作原理》分别獲得江蘇省二等獎。
2018年,湯曉斌、常樹全、莊坤、何慶華、耿長冉、陳飛達等老師負責的《反應堆中子活化與照相虛拟仿真實驗項目》獲國家級示範性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緊接着,學院又啟動了《材料物理性能》《理工基礎化學》2門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
這些教學改革的不斷實踐,是材料學院将信息化建設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從而推動教學質量提升的有益嘗試,也是材料學院積極參與“教育思想大讨論”活動的縮影。在這過程中,有關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問題得到了深入思考,并逐步針對性地解決,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也在一步步的探索、嘗試、改進中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