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轉變,牢抓新生向心力
本次家訪,教師團一行人秉承“牢抓向心力”的想法,于7月28日、 30日兩天,分别走訪了家住本溪和沈陽的兩位新生家庭。交談中,團委書記李科豔系統地為新生家庭介紹了材料學院專業設置、日常管理、就業方向等信息。“進入大學,首要任務是完成身份、定位、目标三種轉變。”0618級輔導員蔣俊超結合本次迎新的主題,“轉變”,建議道,“大學擁有比高中更廣闊的資源,但都是需要自己主動去争取的,機會隻會垂青有準備的人。”現場交談愉悅,氣氛融洽。此行,教師團專門為兩位新生準備了一份禮物:一套《足迹與風采——南航校友訪談錄》和一份南航的明信片,意在希望能夠激勵新生成長成才。兩位新生備受鼓舞。
培養習慣,家校共育助成才
在大學,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自己最适用的學習方法,讓自己保持汲取知識的最佳狀态,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7月28日下午,教師團一行人來到遼甯省丹東市,學院大三學生王程錦家中。王程錦向教師團真誠坦露了自己過去兩年在學習上的失利,教師團則從上課專注度、學習态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幫助王程錦分析問題所在。“學習需要有自己的節奏,有好的學習習慣和适用的學習方法很重要。”幾位老師都從自己的角度,為王程錦在學習上提出了建議,并對王程錦考研本校的目标表示鼓勵。
着眼未來,師生共話發展路
對于學生來說,明确的未來規劃能夠幫助其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時間,也能夠成為其實現既定目标的不竭動力。7月20日下午,學院兩位輔導員對家住南京本地的大一學生石珂羽家庭進行了家訪。在大一一年的學習中,石珂羽獲得了年均績點4.1的好成績,同時,獲得了江蘇省高等數學競賽一等獎等榮譽。成績優異的石珂羽對接觸科研充滿困惑,未來規劃也因此遇到了瓶頸。0617級輔導員邱祿芸幫助石珂羽理清了學習、科研、生活三者間的關系,同時圍繞“主動”二字,為石珂羽在科研上提出了建議,幫助其認清自我所需,進一步明确了未來規劃。
同樣,對于經過大學兩年洗禮的大二學生來說,他們需要面對的挑戰将是嚴格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未來規劃。8月14日、15日,0616級輔導員杜海泉對綿陽和成都地區的兩位學生家庭進行了家訪。通過與家長的深入溝通,了解到了學生對未來規劃的迷茫。輔導員在将學校、學院及專業的發展前景向學生及家長進行闡釋的同時,針對未來規劃的制定、修改、實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并幫助學生從制定短期目标開始,慢慢過渡至長期目标的制定,進而指導其制定中間步驟。經過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确了未來的道路。
本次家訪,是一個讓學院、老師和學生三方受益的活動。通過本次家訪,學院抓住了學生的“向心力”,并讓學生感受到了強烈的歸屬感,為今後學院高質量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老師在與學生家庭的交流中,進一步了解到了學生及其家庭的需求,明确了未來育人的方向;學生則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自身的問題,進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未來規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未來,材料學子們定能不忘初心,開拓進取,收獲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