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江蘇省田灣核電站5号機組裝料場内外聯合演習(代号TW-2019)在江蘇省南京市和連雲港市同步舉行。國家核應急評估團以及全國19個省(市、區)核應急機構和相關涉核組織的專家領導現場評估本次演習。
本次核應急演習首次嘗試将場内綜合應急演習與場内外聯合應急演習合并實施,實現了省、市、核設施運營單位三級聯動、軍地協同聯動。演習過程中與國家核安全局、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國家能源局、國家核應急辦、江蘇省核應急辦、中核集團、中國核電、WANO莫斯科中心區域應急中心等場外單位進行了聯動,全面檢驗了核電站應急響應能力。江蘇省核應急委成員單位、省專家咨詢組、連雲港市核應急委成員單位、江蘇核電有限公司,以及國家、軍隊、省、市的12支核應急專業隊近1000人投入實戰演練。伟德国际1946官网作為江蘇省核應急重要技術支持單位參加了此次演習。
本次演習動用各類核應急車輛與裝備100餘台套,其中我校自主研制的無人機輻射監測系統、無鉛輻射防護服和海上抛投式輻射監測系統成為此次演習中核應急裝備的一大亮點。我校參演技術人員身穿新型無鉛輻射防護服,按照核事故應急預案快速部署,操控多架新型無人機輻射監測系統對核電站周邊空域放射性水平進行了空中實施監測,完成空中劑量率測量、放射性氣溶膠采樣及核素定量分析,準确測量評估環境放射性水平,将監測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省核應急指揮信息平台;在核電站周邊外海,由我校參演技術人員負責的海上放射性監測工作也同時展開,海上抛投式輻射監測系統在海域範圍内進行拉網式放射性測量以實時監測海水中的放射性水平。上述核事故應急裝備均由我校伟德国际1946官网核科學與技術系湯曉斌教授團隊自主研制;該團隊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之後開始了核事故應急技術與裝備的科研工作,依托國防基礎科研項目、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先後研制出固定翼/旋翼無人機放射性監測系統、海上浮标式/水下潛航式水體放射性監測系統、陸地無人遠程遙控放射性測量尋源系統等,已擁有二十餘項國家發明專利,曾獲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産品獎,在多個省市環保放射性巡查中進行了展示應用。
演習結束後,國家核應急評估團對此次演習中聯合我校核應急科研技術力量,充分運用最新科研成果,成功實施核事故應急條件下的海陸空三位一體放射性巡測做出了高度評價。全國各省、市、軍隊的核應急部門現場考察人員亦對我校展示的高水平核應急裝備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與我校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技術交流。
“TW-2019”江蘇省田灣核電站核應急聯合演習取得圓滿成功,我校作為江蘇省核應急重要技術支持單位,累計派出30多人次參與了現場應急演習工作,提供多台先進國産核應急裝備參加演習,還參與了整體演習實施方案的制訂,演習合練方案的編寫以及部分參演單位的核應急技能培訓等工作,為此次江蘇省田灣核電站核應急聯合演習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