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學院要聞

學以緻用,精益求精,努力做好有價值的科研教學工作——“2019南航年度人物”伟德国际1946官网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團隊事迹

發布時間:2020-03-08浏覽次數:1247作者:郭訓忠、彭恬來源:伟德国际1946官网責編:供圖:審核: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伟德国际1946官网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團隊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這一莊嚴的使命。

高性能金屬薄壁複雜構件在國家航空航天及核能重大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金屬薄壁複雜構件整體制造難度大,缺陷形式多,破/皺難以綜合協調。如何實現整體精确成形,如何實現形/性綜合調控,一直是國内外該領域科研工作者長期研究并渴望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

伟德国际1946官网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團隊在陶傑教授、郭訓忠教授的帶領下,針對高性能複雜薄壁構件的重大工程需求,提出了系統的柔性成形技術總體解決思路,即以柔性裝備、柔性模具、柔性介質作為金屬塑性變形過程中的核心要素,尤其通過控制成形系統在三維空間内的運動軌迹和姿态,實現材料在三維空間内的精确塑性流動控制,從而實現高性能複雜構件的整體精确制造。

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團隊

在柔性成形裝備的研究開發方面,該團隊率先研制了我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三軸及六軸自由彎曲成形系統,實現了多種材料體系、多種三維複雜彎曲空心構件的整體精确成形和快速響應制造,突破了傳統技術長期存在的複雜空心構件“造不了”、“造不好”“造不快”的瓶頸問題,打破了德國和日本在該技術領域多年來的長期壟斷。所研制的三維自由彎曲成形系統在總體構型、自由度以及綜合功能方面不斷改進,逐步形成了系列化、标準化設計制造,為未來進一步的工程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另外,該團隊還完成了基于難變形材料如钛合金、高強鋼等薄壁管材、薄壁型材三維淬火柔性成形裝備、增量漸進成形以及高溫旋壓成形裝備,逐步将成形裝備由傳統壓力機轉型為專用成形機器人,提升制造裝備自由度,不用或少用模具,提高工藝解析速度,從而滿足非常規條件尤其是戰時條件下的複雜構件整體快速成形。另外,在柔性模具及柔性介質研究方面,提出了多種基于柔性工裝、柔性介質尤其是磁流變彈性體介質的成形新方法,改善了複雜構件成形時的應力狀态,提高了成形極限,使航空航天工程領域的高溫合金、钛合金、鋁合金以及雙金屬材料體系複雜構件的高性能整體制造成為了可能,為航空航天以及核能工程所需的關鍵複雜構件高性能制造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

三維自由彎曲成形系統

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團隊不僅重視技術工藝研發、解決工程問題,而且也在積極探索基礎理論研究工作。基于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研發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基礎問題以及理論問題,該團隊在國内外期刊上發表重要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機械及制造類TOP期刊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0餘項,軟件著作權7項,制定國家标準2項。近年來,連續承擔中央軍委科技委“基礎加強計劃”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領域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江蘇省重大成果轉化項目,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課題、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工信部船舶項目以及航空科學基金等其他項目30餘項。基于已開展的研究工作,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2016年)、江蘇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16年)、中國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1年)、2017年瑞士日内瓦國際發明展銀獎1項、2017年中國發明協會金獎1項。

科技成果獎

以科學研究為引領,高度重視教學工作,努力實現科研和教學相互促進,将科研成果帶到課堂教學中,一直是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團隊的宗旨。該團隊長期承擔《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兩大姊妹核心課程的理論教學工作。團隊負責人陶傑教授辛勤耕耘,主編的《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科學基礎考試試題與解析》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受到國内同行的高度認可與積極評價。在專業與課程建設、教師教學發展、專業認證(評估)中取得重要成果,2007年被評為“伟德国际1946官网教學名師”,2018年獲“伟德国际1946官网教學優秀一等獎”,2019年獲“伟德国际1946官网教學創新獎”。近10年來,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顯著,獲得省級優秀本科畢業設計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指導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7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部級1項、校級5項。

勇立潮頭敢擔當,奮楫揚帆謀新篇。伟德国际1946官网柔性成形技術及裝備團隊仍将堅守初心,不斷強化自身的科研業務能力,紮實提升教學工作水平,為推動我校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貢獻力量。



分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