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号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495秒後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後續,問天實驗艙将按照預定程序與核心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問天實驗艙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高光時刻,背後凝結了衆多科研人員的智慧和心血,其中我院多個教師團隊在背後默默助力,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
占小紅教授接受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直播連線采訪
占小紅教授團隊參與了長征系列多型運載火箭貯箱焊接結構研制任務,開發了跨尺度一體化建模與仿真技術,形成了火箭貯箱焊接應力與變形全局高精度調控策略,實現了5米級貯箱焊接變形小于千分之一,助力長征5B運載火箭順利發射。
長征五号運載火箭貯箱焊接
陳照峰教授領銜的超級絕熱複合材料團隊開發了航天級輕質納米真空絕熱闆,成功應用于我國問天實驗艙低溫實驗保冷設備。團隊曆經六年,經過上百次實驗開發出超低導熱長壽命輕質納米真空絕熱闆,突破了氣相納米氧化矽微結構調控、複雜真空成型和封裝安裝技術瓶頸,确保了真空絕熱闆性能長期穩定,獲授權國家國際發明專利10餘項。在相同保溫效果下,真空絕熱闆厚度僅為傳統保溫材料的1/5~1/8,解決了問天艙保冷設備輕量化與小型化難題,提高飛船内空間利用效率,為飛船開展超低溫試驗提供了解決方案。
航天級輕質納米真空絕熱闆
此外,豐俊東副教授團隊承擔“空間站工程航天醫學實驗項目”等多項課題,聚焦在航天特因環境如輻射、輻射失重複合效應,對航天員腦和視覺的影響研究。課題組通過一系列地基實驗,建立了天基檢測指标體系,利用空間站人系統研究機櫃,分析輻射、輻射失重複合效應對人體腦組織、腦功能等的影響及影響程度,評估空間站環境下航天員的健康狀态,為航天員健康保障提供技術支持。
七月的暑假,學院裡依舊忙碌,很多科研攻關團隊和老師,都承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科研研究任務,老師們戰高溫,鬥酷暑,提前謀劃,精心組織,用初心和使命作不竭動力,默默耕耘,不計名利,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幹笃定前行,為學院高質量發展、南航“雙一流”建設和祖國航空航天事業騰飛貢獻着材料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