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我院召開本科生實驗室安全課程研讨會,對即将面向本科生開設的《實驗室安全與準入》課程進行集體備課。學院黨委書記石勇、院長張校剛、副院長陶海軍、各系分管教學和安全的副主任、學院安全員、教學秘書等參加會議。
會議由陶海軍主持,他首先介紹了《實驗室安全與準入》課程的開課背景和建課情況。一直以來,學院高度重視實驗室安全建設,安全培訓和安全課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制定2022級本科生培養方案時,學院專門增設了0.5學分的《實驗室安全與準入》課程,将安全準入教育培訓納入所有本科專業的培養環節,由學院安全員徐森老師擔任課程負責人。
随後,徐森詳細介紹了課程的教學目标、學時分配、教學内容、教材選用等,将通過10個理論學時、4個實踐學時、2個讨論學時,整合用電安全、消防安全、實驗室安全、化學安全、儀器與設備安全、個人防護及應急處置、廢棄物處理等安全教育内容,讓學生掌握實驗室安全及準入的知識和技能,學會保護自身及實驗室環境。
研讨過程中,與會人員對課程内容、授課形式、考核方式等進行深入讨論,提出了針對不同專業講授不同重點,邀請消防等專業人員參與授課,利用虛拟仿真平台豐富授課形式,設置題庫答題、實操、找隐患等多樣化考核方式,根據專業認證要求細化課程支撐指标點等具體建議。
石勇指出,學院組織此次集體備課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校第十七次黨代會精神,切實落實安全發展責任,提升低年級本科生對該課程和實驗室安全的重視程度,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規範意識,課程團隊要進一步優化課程内容、創新課程形式,将該課程打造成學院的特色課程,為将來順利進入實驗室開展大創、畢設等研究活動打下堅實安全基礎。張校剛表示,學院将持續加大該課程建設投入,通過強化理論教學,落實實踐教學,加強學生的體驗、實操環節,強化學生對實驗室安全的敬畏心,進一步培養學生安全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